新闻动态

长春应化所7年打造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时间:2007-05-28

     继2001年3月和8月,高分子 物理与化学(与化学所联合)、电分析化学两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后,2007年4月,中科院稀土先进材料与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又跨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计 划建设序列。至此。7年来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在国家和院的支持指导下,与相关联合单位共同努力,先后建成了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问渠那得清 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长春应化所7年打造成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活水之源是什么?
     1、始终坚持把重要的科学前沿问题与解决国家战略需求 紧密结合起来,集中到若干重要方面进行发展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重视高起点、高层面地对科技目标进行凝练和提升,积极建议和承担国家、院省重大科研项目,加强对重大项 目的组织,在不断为国家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创新贡献的同时,使实验室的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成为我国在该领域的重要创新基地。2000年以来,3个重点实验室共发 表科学论文2700多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的300多篇;获权专利200多件;出版专著30多部(章);获国家、省院科技成果奖13项。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重点实 验室评估中连续3次被评为“A”级,2004年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2、始终坚持把人才凝聚培养和队伍建设 摆在实验室建设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采取措施,夯实人才培养的基础。针对学科布局和科技发展目标,引进急需人才;构建事业平台,打造拔尖人才;强化机制创新,有效激活 人才;营造文化氛围,立足培育人才,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结出了累累硕果。
    ——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分别达到5人、16人。
    ——“光电功能高分子塑料光电子学”、“高分子复杂体系多尺度结构及其行为”入选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承担国家“863”、“973”重大重 点基金、院重大方向性项目的90%以上是年青人,每年发表的科技论文和专利申请授权年青人一般都占90%以上。
    ——引进和研发一批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 的现代化仪器设备,为人才队伍开展高水平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建成了高分子聚合、稀土镁合金、高分子加工3个研发基地和先进有 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生物医用高分子2个研究中心,为推进基础研究成果向技术集成和规模产业化转移提供了坚实的平台保障。
     3、始终坚持广泛而 卓有成效地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电分析化学、稀土新材料等研讨会已成为在国际上较有影响的学术会议;与美国GE公司、美国DOW公司、德国Baye r公司、德国BASF公司、德国M.Braun公司、荷兰DSM公司、日本富士、韩国三星集团等国际著名公司合作开展了高分子软有序、聚烯烃功能化、中国聚合物科学战略趋势、聚合物光 伏打电池、尼龙46聚丙合金制备、有机光电材料、稀土发光显示材料、药物中间体的合成等科研项目,有效富集了国外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推进了科研项目的研发;聘请国外知 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和在国际科技组织担任职务的科学家不断增多,在国际学术会上作大会报告和特邀报告的数量显著增强;有3人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荣获国际奖5项 。
     4、始终坚持扎实推进管理创新和创新文化建设,营造起改革创新、和谐奋进的浓厚氛围。实验室重视规章制度、课题管理、仪器管理、人才管 理等基础性建设,积极构建展室等文化平台,注重高水平学术活动的开展,精心组织富有研究室特点的文化创建活动等,使广大科技人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创新的积极性空前 高涨,涌现出一批全国、省市劳模,优秀共产党员标兵,三八红旗手和省市十佳青年。